【团队负责人】
于大鹏,教授,水声工程博士。长期从事我国海洋装备总体论证、设计,海洋信息感知与智能技术方面研究工作。
【团队成员】
王洪玉,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吉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硕士学位,1997年获天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博士学位。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辽宁省 “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理事,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无线网络技术、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视频图像处理、移动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面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围绕移动多媒体计算开展科研工作,包括移动通信物理层技术、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和传感器网络(MSN)、先进视频编码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网络信息论和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网络编码技术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智能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省科委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20多项。
殷福亮,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曾担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00-2009)。多年来,一直从事语音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宽带无线通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委科技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等科研项目50多项,在IEE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设计集成电路3款。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优秀软件产品奖等科技奖励,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学奖励,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社会兼职有: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通信学报》编委,《信号处理》副主编等。
陈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高级会员。近年来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子课题、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已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主要感兴趣领域为:语音/音频信号处理、数字图像/视频处理、宽带无线通信。
刘文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现了基于鼾声的无接触便携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网络筛查仪、智能可穿戴止鼾干预治疗设备、晕车晕船治疗仪、视频眼震电仪等多个医疗设备;通信中的信号处理问题,包括通信抗干扰、大规模阵列天线的信号检测、数字波束形成、波达角度估计、均衡器及盲均衡器的设计;图像、语音压缩、识别及信号处理;大数据及深度学习。在IEEE Trans.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 Vehicular Technology,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10多项。
陈云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洋多场信息感知与应用、水声物理场特性建模与分析、强干扰背景下弱信号特征提取与辨识等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基础科研重点项目、重点预研等项目13项。
郝应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雷达光电信号处理相关项目的研究。
马晓瑞,副教授。2004年获得兰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中国电子学会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近年来一直从事遥感图像解译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理论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相关解决方案。发表领域内顶级期刊IEEE TGRS、TII等IEEE汇刊论文20余篇,论文他引近20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批发明专利及软著20余项,成果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大连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等科技奖励。2021年入选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
周长飞,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硕。研究方向为天线、超表面、隐身技术、无线感知,发表国际期刊、会议论文6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等,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EEE Antennas Wireless Propag. Lett.,等期刊审稿人。博士期间于瑞典隆德大学B. K. Lau教授、香港城市大学Hang Wong组进行联合培养,2018-2019年在香港高等研究中心LSCM担任天线工程师。
杜贞容,准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信息提取、土地及农业遥感监测应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资源部委项目等10余项。
夏书峰,讲师。长期从事智能信息系统研发相关项目的研究。
【研究方向】
基于海洋多物理场分析理论体系与方法,聚焦海洋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海洋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海洋信息感知、探测、通信装备研发,海洋智能装备数字孪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