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AI时代对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于5月9日成功举办了2025年人才培养系列研讨会第一期——“AI时代下的课程创新”。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名师智慧,共商AI时代课程创新的破局之道,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磊教授出席,同时,来自东北地区的校外专家学者、学院班子成员以及学院教师代表等也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龚晓峰教授主持。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磊致辞。他强调,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此次研讨会对于推动学校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五位专家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分享了他们在课程创新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以“厚理博术数智赋能——课程内涵建设与智慧教学探索”为题,探讨了课程内涵建设与智慧教学相结合的路径。
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建伟教授介绍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信息网络安全”的建设经验,以“演员论”妙喻教学真谛,并展示了自主研发的AI实验平台在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果。
国家级教学名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淑娟教授以“AI赋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数字化转型”为题,分享了虚拟数字人、远程实验平台、大模型助教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生动诠释了“技术重塑教育”的无限可能。
国家级教学名师,重庆大学曾孝平教授则从“新时代工程教育问题及AI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出发,分析了新时代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AI技术如何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最后,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孙怡教授介绍了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重构方面的实践经验,强调了项目式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 AI 时代课程体系重构、一流课程建设、智慧赋能教学及工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见解、交流经验。
本次研讨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系列研讨会”的开篇之作,在课程创新理念、实践经验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后续学院将围绕更多主题持续发力,以思想碰撞点燃改革引擎,以躬身实践答好时代命题,为学院人才培养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