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电波为引,科技筑梦 ——信通学院“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社会实践团

2025-03-05  点击:[]

为积极响应引导广大工科院校学子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以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社会实践团,秉持“科技强国,校企共进”的宗旨,深入重庆,成都的红色教育基地和通信工程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交流学习,进而深化学生对产业发展前沿的认知,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为国家科技创新注入崭新活力。

铭记“红色历史”,笃行科技强国梦

"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实践团先后前往了十二桥烈士墓和渣滓洞,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革命圣地,实践团成员们缅怀革命英雄的事迹,感悟先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忠魂浩气昭天宇,烈火精神永相传。成都十二桥烈士墓安葬着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执行革命任务而牺牲的地下党和革命烈士。拾阶而上,实践团成员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庄严肃穆,碑身上镌刻的烈士姓名熠熠生辉。纪念碑前的火种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寓意烈士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实践团成员庄重默哀,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在渣滓洞实践团成员亲眼目睹了先烈们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斗争场景,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这种直观的体验,使成员们心中的爱国情怀得到极大激发,进一步坚定了科技强国的信念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探寻“大国重器”,聚焦科技新发展

实践团前往“中电十所”进行学习交流,“中电十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致力于军用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及售后服务,在科研和产业发展中遵循国家导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战略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科研方向和产业布局。在会议中,本校校友结合自己发展经历,教导实践团成员,要着眼于当下时代“创新”需求的重要性,打好专业基础,才能在时代更迭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实践团走进“中电二十九所”进行实地访学调研。在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中电二十九所在电子信息控制领域的辉煌成就,为实践团成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强军新世界的大门。在座谈会上,贯彻校企合作理念,所内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目前所内与高校合作的多种途径和模式。实践团成员对中电二十九所在科技强军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科技强军的磅礴力量。

实践团师生来到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聚焦航空领域科技前沿、公司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座谈。在惊叹于我国航空工业领域创新驱动下所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实践团成员对“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十六字航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励了大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投身到学习与科研中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共助“社会发展”,校企合作谱新篇

实践团走进海康威视开展学习调研,在主管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产业园区,了解了海康威视的企业文化与工作环境。面向广泛的社会需要,海康威视不仅在企业、政务、消费者需求方向钻研突破,更肩负着用科技点亮公益的企业责任。座谈会上,大家围绕学习科研、未来发展及校企合作等焦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公司人力资源部老师向实践团师生介绍了企业通过教育部平台与高校进行合作的路径,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新途径。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海康威视的业务领域和校企合作模式,深刻感悟到科技自主创新在增强人民幸福感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次实践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探访行业前沿,深入贯彻青年大学生科技报国的思想,在实践中培育学生前瞻性思想,体悟专业特长优势,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报道,号召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科技强国的时代浪潮。

“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实践团深入探访当地企业,潜心探讨学科发展前沿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深度聚焦校企合作新契机,新形式,为校企互融、产学研合作搭建沟通桥梁。

上一条:连理传薪火,学府育英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5年赴山东六市及沈阳市学子母校行寒假实践活动 下一条:信通学院启动“提升能力、锻造信通发展新优势年”——领导班子能力提升首场“开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