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353工程”,精准承接学校“十五五”学科建设规划“强特色、补短板、谋突破”核心要求,将“四个面向”战略导向转化为发展实效,全力打好“新优势锻造年”攻坚战,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2025年8月起,由院长王伟、党委书记王瑜牵头组建多支专项调研团队,分领域赴国内优势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及校内兄弟院系开展“靶向式”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讨+需求对接”模式,既系统梳理领域发展前沿,更明确学院“十五五”期间学科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的具体突破方向,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对话优势高校,共谋学科发展新格局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院长、党委书记带队,调研团队先后走访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舰艇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信息领域优势高校,围绕党建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北京大学作为国内基础学科研究高地,双方聚焦电子学科与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就基础研究突破、科研协同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重点领域发展方向深入探讨;北京邮电大学系统介绍其在6G通信、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的战略规划与创新成果,并分享了“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建设经验,给我院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与大连海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交流研讨中,进一步深化了在国防通信、海洋信息、海事通信等领域的科研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共识,明确了“教学共融、科研协同、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设想,为推进校际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调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期间,团队参观了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室及科技成果展厅,双方就党建交流、学科建设、学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雷达探测技术、信号处理等传统优势学科领域的创新发展思路,为我院科研工作开拓了新方向。

对接国家战略,聚力科研攻坚新方向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主动对接国家级科研机构,以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十五五”规划核心目标,精准对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通信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鹏城实验室、光明实验室等单位,聚焦“卡脖子”技术寻求合作突破。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交流,学院与各科研院所在能源互联网安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先进探测技术等方向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在共建研发平台、联合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动科研成果向国家战略领域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构筑校企协同新生态
面向经济主战场,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拓展合作维度,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与人才精准培养。升级与华为公司合作,聚焦 “技术研发+实践育人”双核心,在技术研发与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落地;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访交流,推动双方在高端测量仪器研制与项目联合申报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校友企业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来访,为卫星通信、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合作开辟新赛道,实现“校友资源反哺学院发展、学院人才支撑企业创新”的双向赋能。

强化校内协同,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
学院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模式探索,通过与校内优势学科深度对话,探索“信息技术+”跨界融合路径,助力学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学院主动对接医学部,聚焦“新医科”建设需求,围绕智能医学影像、医疗大数据、手术机器人等方向开展深入对接,推动信息技术为医学领域赋能;此前学院已与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深度交流,在多领域达成广泛共识,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系列调研是信通学院积极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调研并非“单向学习”,而是“需求对接、资源互补、合作落地”的系统性行为。通过四类调研,学院不仅明确“十五五”期间“学科升级、科研突破、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更积累了一批可落地的合作项目、可借鉴的管理经验、可共享的优质资源。下一步,学院将把各类合作意向细化为“年度任务清单”,确保调研成果切实服务于 “十五五”规划落地,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战略贡献“信通力量”。